江南app“这是开展海岛保护与开发综合试验的重要探索,是具有全球意义的海岛生态实践,可为有人岛的零碳、负碳发展提供范例样板。”长岛综试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于振江这样回答。
依托“长岛国际零碳岛”,谋划发起成立全球首个以零碳岛屿定位的国际组织——“国际零碳岛屿联盟”,有什么意义?
“谋划建立国际零碳岛屿联盟,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措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对外合作交流部主任张志强说,与各方共同探索岛屿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将为全球岛屿可持续发展形成示范。
在8月16日上午召开的“2024国际零碳岛屿联盟暨长岛海洋生态文明分论坛”上,众多院士、学者、资深从业者围绕“零碳岛”建设、“双碳”制度机制、政策规划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分享成果、经验和思路。
海岛处于海陆相互作用的敏感地带,是兼具海洋和陆地综合性的生态空间,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特征。海岛的绿色低碳发展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领域。
2021年,我市提出打造“长岛国际零碳岛”,组织专家团队进行了科学研究,规划成果在202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上发布,目标是到2035年长岛全域实现净零排放。
“为保障候鸟迁徙,我们拆除了岛上所有的80台风电设施,岛内实现了垃圾分类、污水无害化处理、清洁能源供暖全域覆盖。因生态环境改善,斑海豹数量由近200头增加到400余头,大黑山岛成为中国首个负碳超过200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负碳海岛’。”会上,副市长介绍长岛国际零碳岛建设成果。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原特使说:“当前实现绿色发展和碳中和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山东长岛等多地发布了零碳岛规划与方案,通过减税、增汇等措施,积极探索岛屿地区零碳发展的模式,行动可圈可点。”长岛作为中国首个海洋生态文明综合实验区,“要积极探索海岛地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国际零碳岛建设,为全球岛屿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长岛既挨着城市,又有海洋做支撑,不仅是我们科研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我们探索海洋的实验场所。长岛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有很多功能可以去体现。”张志强说。
近年来,长岛按照市委、市政府“一谷一区一市一岛”战略部署,在全力推进国际零碳岛建设的同时,以此为载体,吸收国内岛屿广泛参与,联合太平洋岛国、加勒比岛国和相关国际组织,成立“国际零碳岛屿联盟”,开展全球岛屿间绿色低碳发展合作。
“国际零碳岛屿联盟是一个非常好的倡议,我感到非常振奋江南app。”落基山研究所(美国)常务董事兼北京代表处(RMI)首席代表李婷说,我们有潜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各国携手协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会议现场,来自全国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海洋负排放与新质生产力、应对气候变化、发展零碳文旅、国际零碳岛屿建设等方面发表主旨演讲。同时,现场发布《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成果和《长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规划成果》。
“我们将积极参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活动,特别是青少年层面的实践项目,探索建立青少年国际零碳岛屿联盟,与全球青少年共同探讨零碳建设的问题和挑战,并通过摄影、绘画等艺术形式向全世界讲述中国零碳建设的故事,向世界广泛宣传推介绿色低碳发展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来自烟台市双语实验高中高一年级的学生杨皓翔作为青少年代表发言。
自“联盟”筹备工作启动以来,得到了青岛灵山岛、莆田湄洲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横琴岛为代表的国内岛屿的协助。他们的建设情况如何?会上,各岛屿有关负责人分享了建设成果和经验。
“当前,湄洲岛正以探索创建‘零碳示范区’为抓手,结合海岛实际,围绕建筑绿色化、园林景观生态低碳化、可再生能源利用、固废资源化处理、水资源循环利用、交通绿色化、运营智慧化、新型电力系统八大方面开展建设,最终目标是把湄洲岛建成‘零碳岛’。”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林锋介绍。
湄洲岛地处福建沿海中部,陆域总面积14.35平方公里,距宝岛台湾72海里,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2022年开始,在福建省住建厅的指导和支持下,湄洲岛积极参与福建省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试点片区打造,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零碳示范区的建设实施路径。2023年6月,湄洲岛入选全国首批“和美海岛”名单。全岛全社会碳排放量约4.1万吨,2023年减碳2.5万吨,约占全岛实际碳排放量的61%。
“全国首个负碳海岛”,说的就是灵山岛。作为中国北方第一高岛,自上世纪80年代起,灵山岛就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近年来,灵山岛积极推广光伏发电、太阳能路灯全覆盖、家庭清洁能源取暖改造等项目,通过开展文明宣讲、建立“碳积分”“碳普惠”激励机制、评选“低碳达人”等,引导居民养成低碳生活习惯,海岛逐渐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实现了自主负碳。
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党工委副书记梁晓介绍,下一步,灵山岛保护区将持续加强海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整治修复力度,推动渔业现代化绿色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海岛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海洋生态文化旅游品牌,让灵山岛山更青水更绿。
作为国家级综合体制创新示范区,自2009年以来制定和实施“生态岛”规划,横琴已先后开展国家首批低碳城镇试点、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海绵城市示范项目等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工作,绿色低碳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在推进碳中和试点示范方面,横琴已逐步建立了智慧低碳能源体系,建设智慧综合能源示范基地项目、‘可再生能源+储能’技术应用示范项目、燃气电厂微藻固碳工程等。”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生态环境处代理处长罗华兵介绍。据悉,横琴还加快建设了绿色低碳生态城镇,建成横琴供电局线路工区大楼零碳建筑示范项目、华策国际大厦智能化升级及节能改造项目等,落实公交系统100%纯电动化运营,有序开展新能源车船推广,2024年5月1日起合作区市政用电全部使用绿电。
有两组数据:在烟台5000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平方公里的海域生态保护红线%。
“长岛的区位独特、生态功能极端重要,同时长岛的生态保护给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腾出了更大空间江南app。”于振江说。
建设“长岛国际零碳岛”,必须有高水平科学研究团队“加持”。为此,邀请3位权威院士作为专家顾问,4个“国字号”科研机构作为牵头单位,12家驻烟科研机构参与,近百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研究,摸清了长岛的生态本底。
截至2022年底,长岛温室气体排放源总量23万吨二氧化碳/年;碳汇总量-92471吨二氧化碳/年。目前,已完成《长岛国际零碳岛发展规划》编制工作。2023年12月,《长岛国际零碳岛发展规划(2023—2035年)》等研究成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上发布,得到了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等国际组织的关注和重视。2024年4月江南app,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韦斯利·西米纳一行考察烟台长岛,实地察看烟台及长岛绿色低碳发展情况。
在碳汇应用场景上,与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开展生态文明等领域合作共建,先后挂牌成立了长岛海洋碳汇研发实验基地、黄渤海蓝碳监测评估和研究中心(长岛基地)。开发了长岛综试区庙岛西部海草床碳普惠项目,项目减排量成功用于2023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和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碳中和,用于会议碳中和的减排量分别为10tCO2和50tCO2。
协同扩绿增汇,已完成10个有居民岛破损山体100%修复,实施工业退岛、禁止新上工业项目,实现岛外车辆“禁入”和岛内车辆“控牌”全域管控、新能源旅游公交体系全域运行、集中供暖清洁能源全域替代、生活垃圾分类全域推行、污水处理全域覆盖,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碳排放量大幅下降。
去年12月17日,长岛综试区正式获批成立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成为全国第一个海上经济开发区,闯出了一条海岛保护发展的新路径。建设过程中推行生态低碳养殖,养殖网箱体量和技术装备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引领海洋渔业向规模化、工程化、智慧化、绿色化、高值化发展。同时,试水蓝碳经济,创出全国首笔“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山东省首笔海洋牧场物联网贷、全市首笔“海带碳汇贷”“个人海水双贝类养殖碳汇贷”,在山东省率先启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
在“住行用”上,综合交通实现“立体化”,完成长岛港16个1000吨级泊位改造,直升机通用机场建设扎实推进。淡水供应做到“全天候”,完成跨海引水工程,新建改造海水淡化站18处,10个有居民岛实现海水淡化站全覆盖、净化水村村通。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长岛国际零碳岛发展规划》,持续开展创新探索,将长岛打造为集蓝岛、绿岛、知岛、智岛特色于一体、综合优势突出的国际一流零碳岛,为全国乃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于振江说。
“零碳岛”的建设马不停蹄,“我们正在争取在今年联合国气候变化COP29大会期间举办国际零碳岛屿建设边会,共同发布成立‘联盟’国际倡议。真诚希望各方支持联盟建设、参与联盟事务,共同谋划和推动零碳岛屿发展。”说。YMG全媒体记者 慕溯 王宏伟 实习生 马知乐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