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分类
江南app园林景观观后感汇总

  江南app北京园博园位于丰台区永定河以西地区,展区占地267公顷,园博湖占地246公顷,总占地513公顷。北京园博会以“园林城市、美丽家园”为主旨,秉承“文化传承、生态优先、服务民生、永续发展”的理念。园区规划布局为“一轴、两景区、三地标、五展园”,“一轴”即园博轴;“两景区”即园博湖和锦绣谷;“三地标”即三大标志性建筑:永定塔、中国园林博物馆和主展馆;“五展园”即传统展园、现代展园、创意展园、国际展园和湿地展园。

  此次园博会吉祥物——园园,“园园”运用北京市市花“月季”为设计元素,糅合了现代手法和传统的、民族的表现元素,有力展现 “绿色交响、盛世园林”的主题,时尚化、拟人化的设计活泼可爱、富有活力、充满着自信,集“健康、活泼、开放、动感、时尚、和谐”于一身。此次园博会以“园林城市、美好家园”为口号,体现“和谐、创新、生态”理念,将为北京建设宜居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我们参观了全国各地的经典园林景观,各地园林各有特点。建筑色彩江南园林一般以灰白为主色调,而北京园林则以红黄为主色调。影响最深的几个园林是北景园、武汉院、成都园,荆门园和岭南园等园林。首先说一下北景园,北京园展示了四合院风格的居民及中国古老民间建筑艺术。武汉园采用无边框水景像一面镜子,采用节能减排可循环利用的钢结构,屋顶也是自然采光,屋顶上有很多的绿色植物,进入室内给人以很清爽的感觉。武汉园区的水都可以循环再利用,还有收集雨水的功能100多个园区,每个展园的风格都具有特色。而成都园是以展示国宝大熊猫为主题的,园中的景观都具有大熊猫的元素。成都园的造型们区就鲜明的展出了他的特色,造型门是个熊猫的图案,进入园区,工作人员给我们放映熊猫的历史卡片,在成都园你还可以看到两只特别可爱、很讨人喜欢的小熊猫:芝芝和欢欢。而荆门园的设计紧扣“天下农脉,华夏谷源”这一主题。通过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相结合的造园手法,再现了距今5000多年历史的屈家岭农耕文化在荆楚大地额继承与发展,荆门园个人觉得最好玩,里面有扁担、草帽、耙子等农用工具供参观者体验,甚是有趣。而岭南园以“岭南谣,故乡情”为主题,运用传统岭南林的造图手法,通过营造“九@春晓,月照各堂,南国红豆,雨打芭蕉江南app。粤韵风华,渔歌晚唱,津塘荷风,妆台绮绣,虹云飞韵,秋水龙吟”十景,传承岭南园林的精髓和彰显岭南文化兼容、进取、务实和创新的精神。

  此次园博会向我们展示了全国各地的园林,让我们看到了中西文化,南北文化的差异,但又融会贯通的场景,风格多样,提高了审美观,设计源于生活,科技园与创新,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环保、绿色,设计创新日新月异。

  之前,我对江南园林的了解,只限于叶圣陶笔下对《园林》自然流露的眷恋和生动的描写。

  江南园林甲天下,园林甲江南,园林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闻名全国,乃至香飘世界。园林昔日的主人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造园、造景必定深思熟虑,使景中有文,还寄寓心志于景观之中,建成后的古典园林宜静观、细赏,耐人寻味。

  当我真正踏入个园、拙政园、寄畅园、狮子林、、寒山寺等,我领略到的却与叶老先生稍有不同;假山、植被、亭台、小桥、流水,造园的确精美,狮子林利用假山、岩洞、石屋设计成盘曲路径,层次繁复,导游指引我们要去钻洞,感受设计人的独具匠心;学习叶老文章的时候,一再强调的“借景”便是园林特有的建筑方式;而我领略的江南园林整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设计者将江南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画与美术画打比方,说明江南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两座以上的桥梁,决不雷同,讲的其实也是避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细处也不放过,如石岸“总是高低崎岖任其自然”,还布置几块石头或种上花草。这些安排,使得江南园林中的假山与池沼虽出自人工,却能宛如天成,这也正是园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作为造园的四大要素之一,植物在园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植物配置的是否合理美观,直接影响到景点的可观赏性。通过现状总结出江南园林的植物配置对现代园林的建设具有以下几个值得借鉴的方面:植物配置考虑生态习性;植物配置与诗情画意相结合;植物配置考虑季相的变化;运用具有特定观赏寓意的植物造景。

  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先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再介绍花草树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以“像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作比较,以“古老的藤萝”作例子,说明花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

  (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江南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

  综上所诉四个方面,观园后感觉最具代表性的——拙政园通过运用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植物表现不同的意境。以松柏的苍劲挺拔、蟠蛇古拙的形态,抗旱耐寒、常绿延年的生物特性比拟人的坚贞不屈、永葆青春的意志和体魄,成为正义、神圣、永垂不朽的象征。在严冬时节,唯有松江南app、竹、梅傲霜斗雪,屹然挺立,因此人称“岁寒三友”,推崇其顽强的性格和斗争精神。人们赞誉梅、兰、竹、菊为“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的“四君子”。此外,还有牡丹国色天香,梅花清致雅韵,玉兰幽谷品逸,青竹高风亮节,菊花操节清逸,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杨柳婀娜多姿,合欢纤巧妩媚,红豆相思,紫薇和睦等等。把花木的外形与气质结合起来,突出其神态和风韵,大大增强了花木的艺术魅力。

  园林植物景观的意境美,不仅能使人从视觉上获得诗情画意,而且能从听觉、嗅觉等感观方面来得到充分的表达。如拙政园的“听雨轩”、“留听阁”借芭蕉、残荷在风吹雨打中所产生的声响效果而给人以艺术感受;而拙政园的“远香堂”等景观,则是借荷花的香气而抒发某种情感。

  江南园林的建设在植物配置方面给我们园林工作者许多的启示,在选择植物题材上,有许多独到之处;现代园林建设中植物的配置在某些方面也可以借鉴园林的建设手法。

  植物是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每一种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在利用植物进行造景时必须先满足它的生态要求。同时也要注意植物的种间关系,切不可将不宜配植在一起的植物种在一起。江南古典园林内的植物配置是在限定的范围内进行,古人根据不同的环境配置相适应的植物,以保证植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健康生长,这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后才形成了设计者所想要的植物景观。不同的植物对光、水、土壤、大气等环境因子的要求不尽相同,根据植物对环境的不同要求可分成不同的类型,如有抗旱植物、耐水湿植物,有喜光植物、耐阴植物,还有喜酸和耐碱性土壤的植物,以及抗污染性强和抗污染性弱的植物等。掌握植物不同的类型,可便于应用在不同性质的园林绿地设计中,创造出富有特色的现代植物景观。

  按照植物的季节性特征及不同花期的特点创造园林时序景观,是江南园林植物配置的一大特点。春来桃红柳绿,夏日荷蒲薰风,秋景桂香四溢,冬日踏雪赏梅,这些都是直接利用植物的生长规律来造景。配置的好,不论什么季节、什么地方,都能够获得一幅天然图画;就连一般的落叶树种,春发新叶嫩绿,夏被浓荫墨绿,秋叶胜似春花,冬季则有枯木寒林的画意,也表现了园林季相的变幻。

  江南园林的植物配置也相当注重常绿和落叶树种的合理搭配,如拙政园的浮翠阁景点,上层乔木中既有常绿树种香樟、圆柏、罗汉松作背景,也有落叶树种毛白杨、国槐和柿树作陪衬,这些落叶树种的叶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了富于变化的植物景观,再加上常绿和落叶灌木的合理搭配,春、夏、秋、冬四季有花可赏,从欣赏植物景观形态美到意境美是欣赏水平的升华,不但含意深遂,而且增加了园林的文化色彩,更加丰富了园林的景观特色。

  当然,我也用相机拍下了喜欢的画面,希望将江南园林布局设计的细腻,运用到我们的园林布局意境中:那是一种恬淡的美感,淡而有味,甜却不腻,它既沁人心脾又让人回味无穷;是那般的真切,却又是那般的不可名状;又是那样的古朴典雅,那镂花的窗,古朴的桌,细致的椅,精美又不显呆板,虽是“雕栏玉砌”,却又“朱颜不改”;江南园林总是与文人雅士相提并论,也总能让人从中感悟沧桑的历史与深邃的底蕴。自我到园林公司以来,在领导和同事的熏陶下学习了不少园林知识,这次更是受益匪浅,不虚此行,学以致用是我们考察学习的目的,我会努力进取的。

  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名城,山水秀丽,古典园林娥娜多姿江南app,享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 之一的美称,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史的一个缩影。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山水见长。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拙政园、留园、环秀山庄、网师园更是苏州园林艺术的典型代表,体现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水平和高度的居住文明,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虎丘古迹很多,传说丰富,集林泉之致,丘豁之韵,堪称“吴中第一名胜”。

  虎丘的著名景观有:断梁殿、试剑石、枕头石、真娘墓、千人石、剑池、天下第三泉、孙武亭、望苏台等。风景幽奇,风光如画,尤其是虎丘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说这座这座耸立于虎丘的山巅的千年古塔,已成为古城苏州的标志。虎丘很大,由于没有导游我玩的稀里糊涂的,不过还是很尽兴! 第二个去的园林是留园,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巾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时臣)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园中聚太湖石十二峰,蔚为奇观。咸宁年间,苏州诸园颇多毁损,而此园独存。光绪初年为盛康所得,修葺拓建,易名留园。现全园占地约50亩,大致可分中、东、西、北叫个景区。其间以曲廊相连。迂回连绵,达700余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中部是原来寒碧山庄的基址.中辟广池,西、北为山.东、南为建筑。假山以土为主,叠以黄石,气势浑厚。山上古木参天,显出一派山林森郁的气氛。山曲之间水涧蜿蜒,仿佛池水之源。池南涵碧山房、明瑟楼是故园的上体建筑,楼阁如前舱。敞厅如中舱。形如画舫。楼阁东侧有绿荫轩,小巧雅致,临水挂落与栏杆之间,涌出一幅山水画卷。涵碧山房西侧有爬山廊,随山势高下起伏,连接山顶闻木樨香轩。山上遍植桂花,每至秋日,香气浮动,沁人心脾。此处山高气爽,环顾四周,满同景色尽收眼底。池中小蓬莱岛浮现十碧波之上。池东濠濮亭、曲溪楼、西楼、清风池馆掩映于山水林木之间,进退起伏.错落有致。

  池北山石兀立,涧壑隐现,可亭亢于山冈之上,有凌空欲飞之势。 东部重门叠户,庭院深深。院落之间以漏窗、门洞、廊庑沟通穿插,互相对比映衬,成为苏州园林中院落空间最富变化的建筑群。土厅五峰仙馆俗称楠木厅,厅内装修精美,陈设典雅。其西,有鹤所、石林小院、揖峰轩、还我读书处等院落,竹石倚墙,芭蕉映窗,满目诗情画意。林泉耆硕之馆为鸳鸯厅,中间以雕镂剔透的圆洞落地罩分隔,厅内陈设古雅。厅北矗立着著名的留园三峰.冠云峰居中,瑞云峰、岫云峰屏立左右。冠云峰高6.5米,玲珑剔透,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系江南园林巾最高大的一块湖石。峰石之前为浣云沼,周围建有冠云楼、冠云亭、冠云台、伫云庵等.均为赏石之所。西部以假山为主,土石相间,浑然天成。山上枫树郁然成林,盛夏绿荫蔽口,深秋红霞似锦。至乐亭、舒啸亭隐现于林木之中。臀高望远,可借西郊名胜之景。山左云墙如游龙起伏。山前曲溪宛转,流水淙淙。东麓有水阁“活泼泼地”.横卧于溪涧之卜,令人有水流不尽之感。北部原有建筑早已废毁,现广植竹、李、桃、杏,“又一村”等处建有葡萄、紫藤架。其余之地辟为盆景园,花木繁盛,犹存田园之趣。留园以宜居宜游的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的丰间刘比。独具风采的石峰景观,成为江南园林艺术的杰出典范。由于导游风趣的讲解,我对留园的印象还是满深刻的 紧接着是我觉得最漂亮的园林——拙政园,拙政园,位于苏州娄门内东北侧。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前后,王献臣用大宏寺的部分基地造园,用晋代潘岳《闲居赋》中“拙者之为政”句意为园名。现在的拙政园经过多次修建,面积约为62亩,分为东区(原“归田园居”)、中区(原“拙政园”)、西区(原“补园”)三部分。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区的面积约31亩,现有的景物大多为新建。园的入口设在南端,经门廊、前院,过兰雪堂,即进入园内。东侧为面积旷阔的草坪,草坪西面堆土山,上有木构亭,四周萦绕流水,岸柳低垂,间以石矶、立峰,临水建有水榭、曲桥。西北土阜上,密植黑松,枫杨成林,林西为秫香馆(茶室)。

  再西有一道依墙的复廊,上有漏窗透景,又以洞门数处与中区相通。中区为全园精华之所在,面积约为18.5亩,其中水面占1/3。水面有分有聚,临水建有形体各不相同,位置参差错落的楼台亭榭多处。主厅远香堂为原园主宴饮宾客之所,四面长窗通透,可还览园中景色;厅北有临池平台,隔水可欣赏岛山和远处亭榭;南侧为小潭、曲桥和黄石假山;西循曲廊,接小沧浪廊桥和水院;东经圆洞门入枇杷园,园中以轩廊小院数区自成天地,外绕波形云墙和复廊,内植枇杷、海棠、芭蕉、竹等花木,建筑处理和庭院布置都很雅致精巧。西区面积约为12.5亩,有曲折水面和中区大池相接。建筑以南侧的鸳鸯厅为最大,方形平面带四耳室,厅内以隔扇和挂落划分为南北两部,南部称“十八曼佗罗花馆”北部名“三十六鸳鸯馆”,夏日用以观看北池中的荷蕖水禽,冬季则可欣赏南院的假山、茶花。池北有扇面亭——“与谁同坐轩”,造型小巧玲珑。东北为倒影楼,同东南隅的宜两亭互为对景。在这个园林里我们留下的笑容最多,拍了很多照片,拥有了美好回忆! 最后一个是最小的沧浪亭,沧浪亭,地处城南三元坊。在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全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

  此园数易其主,历经沧桑,但多是建物的倾毁修复,而园中假山,园外池水,大多保持旧观。全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所谓自然,一是不矫揉造作,不亡加雕饰,不露斧凿痕迹;二是表现得法,力求山水相宜,宛如自然风景。沧浪亭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门北向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环园南去清晨夕暮,烟水弥漫,极富山岛水乡诗意。而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土石相间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机勃勃,翠竹摇影于其间,藤蔓垂挂于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建筑亦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但山无水则缺媚,水无山则少刚,遂沿池筑一复廊,蜿蜒曲折,既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一片,不使孤单,又可通过复廊上一百余图案各异的漏窗两面观景,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自然地融为一体,此可谓借景的典范。园内还有五百名贤祠,壁上嵌有五百余人像石刻,运刀细腻,颇值观赏。沧浪亭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太小了,感觉没什么意思! 结束了一天的游览,很是敬佩古人贵族对生活的享受,留下了这么多美好的事物,当然不仅仅是美丽的景色,还是一门学问,什么借景,框景,隔景,很有讲究,除了感叹就是感慨了,这不是世界文化遗产还有什么能成为呢?

  我们终于踏上了去上海世博会的旅途。在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的,还不断的幻想上海世博会能够给我们带来多少惊喜。6月24日晚上八点半,我们终于到达了上海,来到上海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上海真的是太美了。既然这座城市都建设的这么美,那在这宝地举办的世博会那更是举世瞩目的圣会。这天晚上我住在旅馆里总是睡不着觉,老盼着天赶紧的亮起来,这样我们就能够早一点看到世博会的风采。6月25日早上八点半我们终于出发了。我们是从浦东进入世博园区的。在高架桥上我们看到了部分世博园内的场馆,那场景真是令人惊叹不已。

  游览的人密密麻麻的,停车场上的大客几乎停满了整个停车常进入世博园大门,所有游客都是井然有序地等候进园。世博园的进入通道设计的很科学,任何人都别想插队进入园区,进入前还要进行安检工作。进入后感觉世博园区是那么的大,展览馆是那么的漂亮。刚开始我们毫无头绪,不知如何游览,我们15人的团队也都是意见不统一,所以这一天我们参观的展览馆很少。从 心理上有些动摇,总感觉好的展览馆需要排队等候4到5小时才能进入,这样下去有些浪费时间,所以就只参观了游客少的展览馆。这些小的国家展览馆虽然小,但也有自己的建筑特色和人土风情。不过我们也坚持了一个半小时参观了芬兰馆,总的感觉好馆就是好馆,排得时间长些也值。6月26日上午九点我们再次进入世博园,这次我们吸取了第一天的经验,有目的的进行游览。这一天我们参观了很多好馆,并且整个世博园区我们基本上逛个遍,总体印象是世博园区内所有建筑包括园林绿化和园林小品都非常有特色,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

  通过这一次世博会的学习,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让我们从精神上更加振作,从行动上应该更加努力地去工作,好好地去创建我们共同的家园。遗憾的是时间上不充足,有些好馆没来得及去参观。不过我相信公司以后还会给我们许多机会去参观和学习的。

  12月13日,早上四点钟我们宿舍的八个女生就早早起来了,打开台灯,我们各自小心而又迅速的洗漱`收拾东西,虽然昨都是睡眠不足但是看起来个个都是精力旺盛的样子,因为我们今天不上课去苏州园林游玩.虽然大家不象以往那样叽叽喳喳的但是看的出都很兴奋.四点半左右,全班二十八个人外加园艺学概论代课老师胡老师和劳动课代课老师汪老师准时在北园西大门集合.大概四点五十,我们便踏上路程,开始苏州游园之旅.

  将近上午九点我们就到达了我们游览的第一站----虎丘.虎丘是什么样的?都是丘吗?是不是光秃秃的?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下了车.在进入景点的大门前,我们这些疑问就几乎消失了,因为首先看到的并不是丘,而是一些建筑,看到着我们的好奇心更大了,急于将它看个究竟.但是急归急,我们还是没有忘记用带来的手机相机拍照留念.然后在胡老师家长怕走丢孩子般的催促中跟上大家.

  苏州虎丘是著名的风景区,位于苏州城外一座仅30余米高的小山丘上,素以吴中第一名胜而著称。已有二千五百年悠久历史,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使虎丘成为旅游者到苏州必游之地.看来老师之所以带领大家先来虎丘乃是大众所趋,从虎丘回来我们真实感受到了这一点.

  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占地虽仅三百余亩,山高仅三十多米但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和剑池:高耸入云的云岩寺塔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朴雄奇,早已成为古老苏州的象征;剑池幽奇神秘,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以及神鹅易字的美丽传说,风鹤云泉,令人留连忘返.

  游完虎丘,我们又随车来到了第二站----留园。早在没来之前,胡老师就曾经跟我们说过,苏州有很多大的私家园林,其中留园就是其中很有名的一个。听说它还是中国四大园林之一,而另几座有: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另一个还是苏州的一大私家园林----拙政园。当我们进了大门以后发现队伍里多了一个陌生人,看起来比我们也大不了多少得样子,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老师为了让我们更深刻清楚的了解园林给我们请的导游。边听导游详细生动地解说边游览园林风景建筑,我们仿佛置身于主人当年生活的那个年代并深深地为主人在园林设计上的造诣而叹服!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巾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时臣)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园中聚太湖石十二峰,蔚为奇观。咸宁年间,苏州诸园颇多毁损,而此园独存。光绪初年为盛康所得,修葺拓建,易名留园。现全园占地约50亩,大致可分中、东、西、北叫个景区。其间以曲廊相连。迂回连绵,达700余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

  导游带我们观完留园余下的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我们不断穿梭于各个角落拍照留念。出来以后,老师问我们要不要去吃饭,我们最终否决了这个提议,意识因为我们带了午饭不想再花钱,而是因为难得来一次苏州,时间那么紧,我们宁可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游览观光上,还有就是我们此刻发现了马路对过的小店,里面琳琅满目的苏州刺绣等小商品已使我们驻足不前了:买点带回去送给亲朋好友也不枉来一次苏州啊!不多会女生们纷纷涌了过去,余下的也就两个老师和几个男生。

  稍稍休息了一段时间我们又和导游一起随车来到了第三站----拙政园。听说我们要来苏州,在苏州读过书的姐姐曾极力推荐一定要到拙政园,而当导游也介绍它是苏州最大的私家园林时我已对它充满了好奇,想知道它的迷人之处究竟在何处。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的一座,也是最著名的。占地5公顷,内有远香堂、香洲、十八曼陀罗花馆和州六鸳鸯馆、留听阁 。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拙政园造景山水并重,水面占全园的五分之三,总体布局也以水池为中心,各类建筑皆临水而立,亭树楼阁倒映水中,相互映衬。拙政园分东、西、中3部分,中部是主要部分,一直沿用拙政园名。园中,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一湾池水,岸线曲折,一株株梧桐、古柏扶岸而立。池水上一架木桥横跨,可直通远香堂。站在桥上四面望去,园中景致,历历在目。东南面即为腰门内的假山屏嶂,假山以东有一道起伏的云墙,墙内闪出亭轩檐角,错落掩映,西南面则是一条回廊,沿廊望去,曲桥修阁,高亭远树,景物幽远,层次重叠,纵深感很强。回廊几经曲折而伸向北面,与远香堂西北侧的倚玉轩相连。倚玉轩与远香堂比肩而立,背靠葱郁的小丘,更衬出它们的辉煌。真如身在画中!

  徜徉在这里的亭台水榭楼阁之中,我们几度陶醉,我更有种留连往返,乐不思蜀的感觉,当老师催促着走时我们才依依不舍得离开这个画一般的地方。

  原以为下一站是狮子林,下车后我才发现,由于时间关系临时改变计划,我们来到了沧浪亭。站在门口,我只看到一个外似普通建筑的大门,不晓得里边有什么可观赏的地方。走进去以后,我们几个一致认为,这不和前两个一样吗/都是些亭子楼阁什么的。

  转了一圈后才知道它也有其有的地方: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见一泓绿水绕于园外,漫步过桥,始得入内。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隆然高耸。山上幽竹纤纤、古木森森,山顶上便是翼然凌空的沧浪石亭

Copyright © 2012-2018 江南app(china)手机版APP下载安装/网站网页通用版入口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274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