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日前,龙华区前期中心主任徐亮主持召开松和小学改扩建等四所学校项目方案设计竞赛评审会。本次评审会严格按照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疫情防控要求和会议评审程序开展,邀请了5名建筑专业知名专家、2名教育建设专家、龙华区教育局、发改局、重点区域推进中心、深圳市规自局龙华管理局及校方一同参加。会议通过参赛的建筑师团队述标、现场评审专家及参会单位对每个项目的两个方案发表意见、最终由专家票决分别选出清泉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民治小学改扩建、松和小学改扩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等4个学校项目优胜方案,评选专家点评到位、意见客观、结果令人信服。龙华区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新时代教育创新友好型校园。
评审结束后,该中心副主任危媛丞宣布了优胜方案,对评审会进行总结。本次竞赛形式新颖,竞选单位和专家团队实力强、水平高,使用单位介入早,方案原创性好江南app、落地性强,这是一次响应区招投标改革要求、打破“千篇一律”校园建筑风格、开拓新时代教育建设思路的大胆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效。
清泉外国语学校初中部位于龙华区清泉街道,北临清龙路,南接永淳路,东至龙华大道,西至和平路。
本方案的设计重点在建筑的中心区域置入绿色、有爱、舒适、且富有活力的“谷地花园”,串联东西教学区与运动区。在空间上构成“形象、艺术、交流、学术、运动”的序列,通过营造“自然/科学”、“艺术/文化”、“体育/健康”、“社区/交流”的使用场景,丰富校园使用体验,用“NASC”定义未来校园。
“探索洞穴”在上课之余呵护孩子们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利用屋面的高差,创造一片“屋顶梯田”让孩子们感受粮食从播种到收成的全过程;在“谷地花园”的周围设置很多平台和连梁,供师生们休息、交流、穿行;在屋顶梯田的顶端设置了“星空馆”,让孩子们通过兴趣拓展科学视野。
在“多功能展示环廊”这个空间里,可以让孩子们在了解校史的同时艺术灵感迸发,也可以展示师生的各类作品,充分感受艺术的魅力。
“多功能报告厅”让学术更具备仪式感,有利于师生的学术交流,更方便各类的文艺活动的开展和演绎。
“立体运动场”兼具大型会场、篮球场、看台等功能,同时也可以作为学生接送高峰期的出入口。
在立体运动场的下层,设置了室内的“时空游泳馆”和教师健身房,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为教师的锻炼放松提供场所。
在校区内创造舒适的风雨接送区的同时,留给社区多一些空间,柔滑社区边界;同时设置社区共享接送空间,为家长提供了人性化的等候区;“链接之轴”贯穿于校园与小学部,使其无缝对接。
建造“社区共享文体中心”——共享图书馆、风雨篮球馆、室内游泳馆、健身房,在保证学生使用及安全情况下,实现与社区错峰共享使用,充分挖掘土地使用价值。
民治小学位于龙华区民治街道城市主干路民治大道一侧,用地面积17838.5㎡。
本方案的特点是建造一座绿色生态的立体田园、弹性灵活的有机校园和面向未来的成长乐园。从城市出发,打造全界面友好型学校,并通过模块化的空间设计,创造出多元丰富的空间江南app,承载百年校园面向未来的文化传承。
设置全南向采光教室、立体户外操场,让每一个班级都拥有不同主题的户外园林,退台式的教学单元不仅远离城市干扰,更开阔视野,方便学生欣赏怡人风景。新建校舍退让原有校舍,形成阳光庭院,同时保障新老校舍都可以接受充足的日照。与原有校舍的连接部分,也有自然采光通风的无风雨活动空间,同时避让城中村,建设形成架空的无风雨大街,减少影响并联系原有校舍。新建教学楼内部的阳光立体大厅,通高的室内大空间,满足各类不同教学活动的需求。
民治小学的办学特色主要是各类传统文化的渲染和体育运动的开展,新建校区延续了民治小学的特色,最大程度化利用空间江南app,保障文化的延续和运动的展开。
项目充分结合周边场地环境和现状建筑关系,以“山水校园,自然学堂”为设计理念,打造退台式的多层次校园空间,为松和小学的长远发展提供优质的硬件环境。
以高山流水为概念,在建造教学楼和活动区域时,使人们一进入到校园就能感受到外柔内刚的自然山水特征。
在连接整个校园的连廊中置入“活动盒子”,形成学生课间休息与玩耍的主要空间,给学生之间交流提供场地,也能起到与操场、教学空间相互影响的作用。
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位于龙华区鸿尚路与景龙太平路交汇,占地面积约12123.8㎡。
本方案设计了一个多维的公共空间体系。多层共享的公共空间由丰富多样的“空间+景观”插件集合而成,首层以广场绿化及留白空间位置,二层是运动、户外舞台及一个趣味的螺旋楼梯,三到六层环形屋面是由若干个交流插件及户外教学模块组成。在保障校园内部私密性的同时,创造了积极的社区与学校柔性边界,使得校园建筑跟城市社区空间更为友好。
据悉,值此建党百年之际,龙华区前期中心将进一步总结经验,邀请更多优秀建筑师团队积极参与龙华区项目建设,促使更多优秀作品能落地龙华,高质量推动龙华区教育设施建设,打造更多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的、校园建筑精品!